数码摄影技巧dock8凯发
发布时间:2024-03-18 05:52:30

  k8凯发数码摄影技巧数码摄影技巧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时, 经常会遇到一些雨天雾天以及雪天等特殊的天气, 会给拍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但也正是拍摄这些天气形象的最佳时机在这些时候,掌握一些知识和技巧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文中, 我们将主要介绍特殊天气下数码相相的拍摄实例及在这些天气里拍摄的注意点(一)雨天拍摄不论是下大雨或是下小雨,都很少有人拿着照相机到外边拍摄景物的, 甚至有人认为雨天根本不能拍摄风景其实雨天的景物也有它独特的情调, 何况雨天也是人们生活中必有的情景为了反映更多的生活情景,丰富风景的内容,雨景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拍摄题材 1. 雨天天气特点雨天具有阴天的特点,它的光线完全是天空的散射光,光线均匀,色温偏高, 被摄景物没有投影也没有明显的阴影, 色调偏蓝雨水本身具有较高的反光率, 所以雨天拍摄, 画面很容易出现明亮物体和高光点效果拍摄雨景时, 为要在照片上表现雨景中的雨条, 除了选择大雨外, 还必须要选择灰墙绿树山峦深色建筑物山洞等物体作背景, 逆光或侧光拍摄(如图1) 图1 如果雨中景物的背景是天空,那么雨天的天空一般是白色的浓密云层, 即使雨下得非常大, 也因背景与雨条同是白色而不能显现另外背景越近, 雨条越易显现, 背景越远, 景物场面必然大, 雨条也不易清楚显现因此, 拍摄雨景所取的景物范围不宜过大, 更要避免白色的天空占据大部分画面,而影响景物中雨条的表现拍摄雨景时一般都要用较大的光圈及较慢的快门速度, 才使雨景有足够感光一般用 1/60 秒的快门速度拍摄雨景,就能显现出空间中还没落地的雨条, 如果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拍摄, 雨景空间的雨条会变短, 而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则能获得较长的雨条效果, 不过景物中的动态可能就会不够清晰在小雨天气下拍摄景物, 因小雨在景物中不够明显, 故不能表现出雨条但是,在拍摄深色调的树林或山峦时,由于景物中没有阳光照射, 毛毛细雨在深色的物体间就会如雾层一样, 显现出远浅近深的色调如果取景范围不很大, 以近处的物体明亮度作曝光基调, 也能在景物中表现出如雨如雾的烟雨情景(如图 2) 图2 2. 雨天数码相机的设置这里的设置是以奥林巴斯 C-2000Z 为例来进行的, 不同的数码相机设置方法可能不一样, 请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以下都以该相机为例首先设定快门速度, 转动拍摄模式设定转盘, 将拍摄模式定于 S(快门优先模式), 然后按住十字键的上(下) 箭头调整快门速度为 1/6 0 秒;然后设定白平衡,在拍摄模式下打开液晶显示屏后按选单键,按十字键的上(下) 箭头移到白平衡的选项, 按十字键的右箭头从自动日光多云白炽灯荧光灯中选择多云选项; 最后再设定感光度, 在拍摄模式下打开液晶显示屏后按选单键, 按十字键的上(下) 箭头移到感光度( ISO )选项,按十字键的右箭头从 ISO 100 200 400 中选择 400 选项好了, 经过这样的设定, 对于雨天来说就可以进行拍摄了, 当然, 雨天拍摄的相片肯定不如晴天好看 3. 雨天拍摄注意事项拍摄雨景时, 注意在镜头和雨点之间拉开距离一般可用雨伞遮住或把相机装在塑料袋里, 把镜头和取景部位露出如果在室内想透过窗子表现室外雨景时, 可在室外玻璃窗上涂上薄薄的一层油这样, 水珠容易挂在玻璃上,渲染雨水的气氛雨夜中的车灯前路灯下门口窗口等光照处, 雨水格外明亮清晰富有情调, 是我们获取良好画面效果的好地方另外, 还可以利用水面或地面积水处的镜面反射, 拍摄雨点打在水面上呈现出的水泡或水纹; 拍摄雨点打在玻璃上形成的斑斑雨珠及模糊的水帘; 拍摄花卉草木上颗颗晶莹透亮滚滚流下的雨珠如果选择色彩明快的物体, 例如雨中行人的雨伞自行车雨披等, 利用色彩的反差, 还能起到丰富雨天色彩的效果同样, 在夜景拍摄中飘洒的雨水繁华街道五光十色的灯光及潮湿路面上的倒影, 加上变焦镜头的虚实变化, 又能产生另一种风味的夜景效果(二)雾天拍摄雾是由许多细小的水点形成的, 因而它能反射大量的散射光薄雾能掩盖杂乱无章的背景, 简练地勾划出画面中的主要形象, 提高凝聚力同时, 雾还能改变被摄物体的明暗反差和色彩饱和度, 使被摄对象的形态与表面结构的清晰度发生变化 1. 雾天天气特点雾天光线的色温偏高, 在拍摄前, 一定要调整好白平衡为了表现雾景效果, 应该巧妙地利用被摄景物的明暗反差, 例如, 选择暗前景和背景, 就可以突出雾的形象和反映空间感( 如图 3) 一般来说, 表现雾景的最好时机是在雾天阳光初露的那一时刻, 运用逆光或者侧逆光进行拍摄, 可以显示出光线透过浓雾层的美景不过要注意, 由于人的肤色和服装的反光率不如雾高, 因此, 在雾天摄像时, 虽然可以用大景别表现雾景气氛, 却只能用小景别来表现所摄人物的面部特征, 否则用全景拍摄人物时,就会呈现所谓剪影效果或色调消减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