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很久没在这里发表关于摄影相关的文章了,不知道是因为这两年看到的东西多了,想要尝试的东西多了反而对摄影的讨论产生了逃避的想法。前段时间,有朋友来杭州参加top20的展览,那天晚上去叙旧的同时也有幸和很多同龄的青年摄影师和艺术创家们沟通,在倾听他们各抒己见的时候,我也不经自嘲已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看不懂你们的东西做不了评价了。
倒不是真的放弃了摄影的思考,只是正我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当然可以从我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喜好,但似乎这种出发点太狭隘了。最近突然空了下来,每天都有时间读书,每天都尽量保持对事物的思考,特别是我所从事的所谓“艺术”“影像艺术”。所以前几天在隔壁开了新专栏,对大众媒体、数字文化理论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虽然想要看懂有一定门槛,且更新的很慢,但是我会尝试把国外理论大牛的观点翻译清楚,这次一定会坚持下去把好几本难读的文化理论研究的书啃完。
关于这篇文章描写的动机因为我在最近的影像创作中遇到了问题,去阅读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和观点,从而想分享关于摄影的批判性思考。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将会是分享两篇关于“数字摄影”的文章以及我对他们的理解。
人类之所以是人可能起源于“问题”,愧疚于学生时代为了提问而提问的,到现在遇到真正的问题但又缺少了那种单纯的学习目的。希望大家可以珍惜以及不要忘记提问和质疑的能力。
问题是:数码摄影,数字摄影 到底是什么?摄影又是什么?摄影的意义又是什么?
好家伙,上来就灵魂三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这段时间我不断在反思,是不是我们所处的这个节点速度太快了,快到我们的思想跟不上物质了。为什么各种硬件软件科技每年都在迭代,而我们对文化对精神的重视程度却依然匮乏(至少我是)。高情商说法是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名族文化觉醒的自信,低情商的说法是为什么掉入了物质(欲望)的黑洞。
思考从来都不只是哲学家们独有的能力,就像最近看的关于Jürgen Habermas 所描述的“公共领域”,虽然他特指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语境下的讨论,但是去理性的讨论,理性批判对于现在的“我们”感觉都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品。为什么说“我们”应该去寻找精神支柱,是因为我们目前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已经满足了客观上的条件,欠缺的是“自我”的觉醒。
就如同摄影一样,从我接触数码单反到现在近10年时间,我们所用的媒介发生了多少技术革命。单论手机已经基本满足了关于“数码摄影”这一笼统概念的诠释,当然关于具体名词的讨论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现在只是解释我当下的感受,十年前可能是我拿着相机一家人出门游玩,现在更多的是我爸妈拿着手机去记录生活中的片段。这一简单的现象背后就存在着无数值得讨论和反思的社会k8凯发、文化、历史价值,所以闲扯这么多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丧失质疑和批判的勇气。
第一篇文章是 Lev Manovich 的 Paradoxes of Digital Photography 《数字摄影的悖论》。Manovich 是数字文化和新媒体书籍的作者,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计算机科学教授。 Manovich 目前的研究和教学重点是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新媒体艺术和理论以及软件研究。这是一篇发表于1994年关于现阶段胶片到数字摄影关系的讨论以及未来摄影发展的猜想。目前来看,他最后对摄影发展的猜想是和现在人类现阶段进程基本一致的。
我觉得知乎上还是有很多关注拍照或者摄影以及艺术相关话题的用户,哪怕只是存粹科技产品爱好者,是否在使用一种媒介的时候回去思考它背后的意义。虽然我曾经有些介绍摄影作品和摄影师的回答但也只是在窥探摄影世界中很小一部分。可能更多人还是对摄影的理解还停留在拍照层面,或者照片层面,就像我之前的问题什么是”摄影“,也许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有无数去描述它的句子,但是任何一个具体的句子脱离那个作者的语境就荡然瓦解了。从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它的定义和意义始终是随着人类进程而动态改变的。
Manovich 上来先是给出 胶片摄影和数字摄影的区别。还是先铺垫一下,摄影史发展到今天大概是经历了几个时期,不算画家们用暗箱的艺术史,摄影史开端于光对化学药剂的反应,很简单只有4个基本要素,要有光,有感光材料,有收光的装置,有对材料的再处理。前胶片时代存在各种工艺,我们称为古典工艺时期,使用各种配方和感光药剂;然后20世纪的胶片作为摄影进入正轨的标志,在我看来胶片时代的确是摄影的黄金时代;再到后面就是千禧年初的数字技术革命,有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码相机,数字摄影。
数字摄影本质上区别于胶片摄影区别在于图像的获取和展示上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数字信号,计算机技术处理下的顺序扫描结果
首先是通过电影的一些变革来佐证摄影的变革,通过说电脑软件程序的数字处理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胶片,于是胶片消失了,然而电影却没有消失。这边其实有一些语言上的准确性问题,film对于我们一般理解而言是指电影,或者胶片;而cinema一般会翻译电影或者电影院,也会指电影这种广义的形式(电影制作展映的环节综合)。一般而言film和cinema都可以称为电影,但是对于研究数字媒体或者数字摄影 必须要区分film,cinema这些名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及时数字技术的革新改变的是媒介,而非媒介带来的广义行为。
第一个悖论在于,一方面数字化想要全面代替传统媒介,但是另一方面还是从过去的传统媒介中发现新价值和新特色。
无论改变了什么,广义上的摄影还是摄影,摄影不单单只一张照片而以,就像电影产业不会因为换了制作方式和承载媒介就不叫电影了,但是的确数字化或者数字技术给摄影带来了不同的前因后果。即,摄影本身作为广义的行为和系统概念,不只是按下快门,编辑图片,传播于观众,是这些的综合。但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是具体每一个环节上具体的改变,比如之前手动的对焦到电子追焦,洗照片放印照片变成了现在的电脑处理,这些具体的环节流程变化在文化以及社会意义上是给摄影带来了改变。就好比婴儿时期的我,和20年后的我及时广义上来说我还是我,但是每一个细胞都不是原来的那个了。
这篇文章写到,副本还是会有所损失哪怕在数字技术下,随着压缩而越来越损失信息。这个好像在目前2021年来看已经不是问题了,各种无损传输方法可以把这种损失降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了。下面那段作者又反驳说,即使单张照片可以做到损失一点,那么如果是长时间的视频呢,或者多效果下的多通道视频,这些会放大损失和压缩,这就是完美数字世界中的不完美。但是,我感觉这有点钻牛角尖了,数字技术再怎么损失也比传统胶片转印损失的少,你可以说传统技术中拷贝来带的差异具有人文的温度,但是不能说数字技术压缩存在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已经证明只要随着科技发展,图片或者信息的损失就可以无限小。
噪点的确我也认同,比信息损失可能带来的影响和特点更明显。这种数字化的噪声可以被看做是数字的幽灵,就像化学的颗粒是胶片时代无法代替的特征。
数字照片上所包含有限的信息,这个我认为也算半个吧。如果说10年前,底片画幅对数字摄影和传统摄影的区别会更明显,但是到今天肉眼可见迭代的速度,手机都能拍1亿像素了,还搁这吹传统摄影的底大一级压死人是不是有点固步自封的感觉。
但是围绕着信息的涵盖量,指出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东西是,数字图像本质上是可数的,即我们可以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描述信息含量,但是传统的胶片或者其他工艺,至少在不用扫描仪的前提下是不能进行比较的,因为评价体系不一样。所以,确定的、明确的数值的确是数字化带来的特点。
数字图像太容易处理了,通过ps轻易造假。这个是一个现象也是事实。数字化让图像处理变得过于轻松和容易。感觉这个的确是一个挺值得考虑的更偏向社会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只要足够耐心的修改像素,就可以像画家一样操纵你想要改变的一切基于数字的图片,从而引发思考数字图像是否需要加密系统,或者认证系统。
这种轻易篡改的手段造成了本体论上的歧义关于真实与想象空间,绘画和摄影的,包括所指的意义以及所指的再现符号。在我看来这个的确是值得讨论的地方是,回头来看,目前对摄影的认知就是摄影就是摄影,本质上它只有和对象的相似性,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种分类是来自于两种不同的视觉文化传统k8凯发,就像是艺术史中更偏写实的现实主义或者更幻想的浪漫主义。
最后作者也批判了 Mitchell的观点关于数字图片摧毁了直接摄影,因为直接摄影只是摄影历史性自然而然发展的一种风格或者传统阶段,因为直接摄影不是摄影唯一的解释根本,摄影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历史环境,具体的使用功能和场景而变换自身的意义。所以与其说数码技术是否会颠覆“正常”的摄影,而是普通摄影重来就没有存在过。
总结来看,这整个章节是作者试图理清楚数字化摄影区别于胶片摄影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试图把摄影和所指示的世界划分清楚关系,这个我是极力赞同的。摄影的后果的确会产生关于社会文化等现实影响,但是这是摄影无意识自发混乱发展的结果,所以需要有理论研究和批判思考对这个无意识进行梳理。摄影只是摄影,它会产生很多影响,但是不要神话它,没有这么崇高,只是一个工具,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这都不能否定它的存在k8凯发。
这里也要先铺垫一下,上面是谈论了关于数字摄影于过去胶片摄影的对比,这里开始是畅想或者说分析未来数字摄影之后的发展方向,所以这个标题可能看似疑惑,其实是作者玩梗,他认为未来的摄影可能会太”像“(不是真实)太完美了。
这边提到了使用电脑程序制作3D环境,使用虚拟相机来拍摄的影像,是否叫做 digital photography,对我们一般而言的语境来说,其实应该成为虚拟摄影。因为我们通常理解digital photograph 是数字摄影 ,还是在使用数码相机,还保留了相机装置的实体。但是这边提出的假设是完全不存在实体的虚拟摄影,只保留了存粹的摄影概念。这种 synthetic photographs (合成摄影)甚至不需要实体相机 ,只用电脑软件程序就完成拍摄(渲染),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3D图形学所贡献的虚拟渲染。
作者的观点这种计算机图形学下的摄影图片,不能成为现实主义,而应该叫做 摄影写实主义,这类图像的产生于计算机,是计算机渲染的(拍摄)图片,或者说虚拟现实,或者说照相写实级别渲染。作者就表示了如果说现在(2000年初)是从传统摄影到数码照片时代摄影的过渡,其实也暗示着下一阶段数码摄影向虚拟电脑图形摄影的过渡。
对比摄影,图形渲染摄影又太过完美。所有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摄影效果和功能都可以在虚拟电脑生产图形程序中实现。
最后作者表示可能电脑生成的图形是未来的摄影可能性之一,同时这也是摄影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再到未来虚拟时代应该会一直讨论的课题。有一说一能够在1994年发表这么一篇至今依然存在指导意义的文章,可见作者的视野和逻辑能力的强大。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带来关于他更近些年的理论。
记忆不会从数字工具中消除,反而记忆的功能重现在网络中,体现了数码照片的分布特性,因为 大部分图像是通过互联网发送并存储在虚拟 空间中。
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在数字摄影语境下的memory既有这种关于人类”记忆“的温度,又有关于科技”存储“的这么一种对仗关系。
Analogue age(模拟时代) --- 作为纪念意义的功能 --- 数字工具轻易修改照片的内容从而发生意义上的变化 --- 作者将论证摄影中作为记忆的功能在数字时代仍然持续发挥作用。
数字化往往是被认为摄影越来越不可靠的最罪魁祸首,但是事实上相机从来都不是一个可靠的记忆辅助工具。
数字化对图像操作的灵活度可能是符合 个人的自我 重塑需求,但是这种灵活度同样疏离了我们对图像未来的利用和重构,迫使我们承认图像的记忆可能会很轻易的修改。
作者阐述了90年末到2000年初的那个阶段,传统的摄影是作为家庭的记忆收集道具,具有承载 记忆功能,而2000年后数字时代的兴起包括那一代青年把摄影作为展现体验的工具,而不只是回忆,更多的侧重沟通和集体联系。即,摄影 从个体家庭属性向更开阔的社会交流属性过渡。这的确也是为什么今天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图片媒体更密切。
个体成为了有信息流和空间流组成的虚拟宇宙的中心,作为社会生物的个体意识不仅只通过拍摄照片证明或者,更是通过参与公共摄影交流,标着这他们作为互动文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份。
单纯的把个人图片与个人身份划等号是一种片面的解读,低估了个体身份形成中 起作用的认知,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和文化变迁。
引用到关于罗兰巴特对理论探索,记忆、想象和欲望在创造一个人过去生活的画面中紧密交织在一起。巴特的符号学观点强调认知不一定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而是延伸到社会和文化领域。
我的理解是作者始终围绕着个体身份展开讨论,这种操作便利的数字化摄影会影响个体的记忆,个体的身份,个体的成长经历。
其实看到稍微有点看不下去了,最直观的感觉是我并不能对这种作者说的 图像来塑造个性身份有太多的共鸣;我猜测可能是不同的时空下的信息差,可能我还没有真正理解数字摄影对个性身份的塑造到底有多大影响,或者数字化对社会到底是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化。虽然作者也讲述了一些西方社会下的例子,即数字的图片对个体生活和社会产生的后果,包括应用了罗兰巴特的符号心理学观点。可能我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无论数字摄影还是胶片摄影,本质都是一种类型的摄影,这里并没有太清晰的区别数字摄影到底在文化的影响上和胶片这种媒介有怎么样不同的影响。我同意影像对记忆的唤醒功能,但是我好像已经不太关心影像的真实性,因为摄影对影像来说可能是真实的(或是一个事实),但对于现实来说本质上毫无关系。这种无关性也是我想向大众传递的观点。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美国的监狱暴力案件来阐述数字化照片下的分布式记忆,并展示个人的交织意义和集体文化记忆。Abu Ghraib pictures.
事件简单的解释是美国陆军和中央情报局的成员对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被拘留者犯下了一系列侵犯人权和战争罪,包括身体和、酷刑、、、 以及 Manadel al-Jamadi 被杀。 2004 年 4 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 (CBS News) 发布了虐待行为的照片,这些虐待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些事件引起了震惊和愤怒,在美国和国际上受到广泛谴责。
我不发表对事件本身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观点,只是单纯说数字化摄影到底对展示和记录一个事件和传统的胶片摄影记录事件有什么样的区别?我觉得就内容而言是一样的,这个事件不能用胶片拍吗?这个事件不能用声音记录吗?这个事件不能用文字口述吗?那为什么要格外提及数字化摄影呢?我唯一认同的是作者说到的传播途径,的确数字化影像或者信息可以在数字平台传播更快,那是整个新媒体平台系统的特殊性,而非数字化摄影带来的致命一击。所以,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与其说是在讨论数字摄影,更多的还是影像内容上对社会文化的后果,我不否认摄影影像对个体记忆,对集体记忆的记录和唤醒,不否认摄影影像对个体身份的塑造,只是想看到更多关于数字摄影和胶片摄影带来不同的文化影响。
那么至此,这篇文章算是完结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纯文字而劝退,也不知道写这些文字的意义在哪,但是我认为既然有想法就应该去记录下来,有感受就去表达出来,这是这个科技时代带给我们每个个体的红利。希望在之后关于数字文化或者数字媒体的研究还有机会带来关于数字摄影的批判与思考,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