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摄影基础教程-第2章 数码摄影简史
发布时间:2024-04-16 14:55:19

  k8凯发1996 年,数码相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开始逐渐了解数码相机。 1997年9月,索尼(SONY)公司发布了MVC-FD7数码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 款使用常规3.5英寸软盘的数码相机。

  1999年3月,奥林巴斯(OLYMPUS)发布了C-2500L数码相机,这是第一款配 备了250万像素CCD的数码相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从此人类 进入了太空时代。

  1972年索尼公司的一个研究人员用64像素的CCD显示出来了粗糙的字母“S”。 索尼公司于1973年11月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

  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商品化的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 (MAVICA)”。 1984~1986年,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 的研制工作,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数码相机的竞争开始爆发。

  数码摄影的工作原理 与彩色摄影的原理类似,数码图片千 变万化的色彩也是由基本的三种色彩 信号混合而成的。如彩图一所示,光 线进入相机后被分为了三部分,分别 由表面覆盖着红绿蓝滤镜的光电半导 体感光,从而使得光电半导体进行了 分工k8凯发,一片只对红色的光进行光电转 换,而另两片则分别只对绿色的光和 蓝色的光进行光电转换,于是,景物 投射在每个像素点上的色彩和亮度情 况被记录了下来。

  20世纪80年代,各厂家在索尼“MAVICA”静态视 频相机的刺激下,纷纷开展了大量的与数码相机有 关的技术研究,包括CCD像素和质量的提高、彩色 成像传感器的发明、彩色滤镜阵列的研究、图像压 缩技术的开发和改进等诸多决定数码相机发展和生 存的关键技术。

  该照相机非常的笨重。宽8.25 英寸,厚6英寸, 高8.9 英寸(20.9厘米×15.2厘米×22.5厘 米),重8.5l 磅(3.9千克),拍摄的时候需 要16节AA电池供应电力,而存储介质则采用 了标准300英尺的飞利浦数码磁带。

  2001年3月,奥林巴斯美国公司宣布推出CAMEDIA C-700 UltraZoom数码相 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10倍光学变焦数码相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墨翟就在其著作《墨经》 中对光影现象作了八条相关叙述。北宋时期的沈括 更是在其著名的《梦溪笔谈》中对小孔成像原理进 行了直接分析和讨论。在国外,公元前350年,亚 里士多德也在其著作《质疑篇》中记叙和讨论了同 样的现象。

  以黑白胶片摄影为例,传统胶片摄影的原理还是比 较好理解的。其实,彩色摄影的原理也是类似的。 只不过,感光材料不再是只有一层,而是分为感红、 感绿、感蓝三层。

  一是传统摄影的后期制作相当费时费力、需要一定 的花费,同时还不利于普通摄影者对照片质量和细 节的控制。

  再次,数码图像还具有非常良好的可编辑性。 最后,数码图片的存储和共享方式,有效地为我 们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由于承像平面(即CCD或CMOS)的面积太小, 使得摄影镜头的视角变窄,焦距相对变长。 由于数字摄影在曝光后,在拍摄大画面高质量的 图片时,数据量更大,所需花费的时间也更多。 再次k8凯发,数码图像还具有非常良好的可编辑性。 由于受到数据的计算、程序的设计、内存的大小、 微处理器的性能k8凯发、电池的电量及回电时间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都会有明显的延迟表现

  1994年推出了著名的被柯达公司自 己誉为“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商用消 费型数码相机”DC40。

  卡西欧QV-10是世界上第一台搭载 彩色液晶屏幕的数码相机。拥有1/5 英寸的25万像素CCD,镜头可以旋 转270°,机身背后配置着1.8英寸的 TFT液晶屏幕,储存卡大小为2M, 可以储存96张照片.

  2002年,以奥林巴斯推出的号称“世界上首款最小的400万像素数码相机”C40 Zoom为代表,数码相机的时尚化、小型化进一步发展。

  2003年,索尼推出著名的DSC-F717,像素高达524万,拥有5倍光学变焦和2倍 数码变焦,使之至今也常被列为数码相机发展史上的经典机型。 2004年,消费级数码相机全面进入800万像素年代,这一年,各大数码相机厂商 纷纷推出了800万像素的高端旗舰产品。

  同传统胶片相机不一样,数码相机 不需要经过后期冲洗就可以获得图像 ,具有“即拍即显”的特点,能把获 得的图像信号直接传输到外部显示设 备上,如电脑、电视机等等,甚至直 接连接到打印机上打印出照片或幻灯 片等等。

  先是景物通过镜头成像在焦平面上,然后与处于这个位置 上的感光胶片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影;再通过后期的冲 洗——即对具有潜影的胶卷进行显影和定影,获得负像; 最后通过印放过程获得与我们肉眼所见景物类似的正像。

  数码摄影的工作原理 由于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上感光元件的数量非常 之多,完全可以让其中一部分负责感蓝光,一部 分负责感绿光,另一部分负责感红光。 这一过程,通过数码相机内部的微 处理器便可以成功实现。很显然,数 码相机的软件编制或者说“算法”对 这一过程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同样 质量的CCD,因相机软件的“算法” 不同,获得的画面色彩和细节是有区 别的。

  20世纪60年代,NASA发射了一些探测器到月球上,以摸清月球表面的情况,这些探 测器使用模拟信号将信息发送回地球。将模拟信号由电脑处理后转变成数字信号,这 就是最初数码图像的应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冷战进一步加速了数码成像技术的发展,其中,大部分都是使 用在间谍卫星的图像拍摄系统。

  景物先是通过镜头成像在相机后部的焦平面上。但承接它的不再是 密布着银盐感光材料的胶片,而是所谓的“图像传感器”。 在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密布着大量的 能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光电半导 体元件,每一个点被称为一个像素, 如果某一款相机是800万像素的,则 意味着其图像传感器表面有800万个 光电半导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