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只看像素是入门用户,但面对大光圈的诱惑,就算是玩摄影有一段时间的人也会犯,他们对于镜头的参数也是一头雾水,他们只会看光圈,认准了光圈大就是神器。这个观点其实是很大的错误,老狼只举一个例子,同样50mm焦距、最大光圈,佳能EF 50mm/ USM、适马ART 50mm/ DG HSM、适马50mm/ EX DG HSM、蔡司Milvus 50mm/在画质输出上就不在一个层次。因为它们的结构完全不同,像适马Art系列采用了8组13片镜片,包含3片SLD和1片非球面镜片,传统系列只是6组8片结构,包含1片非球面镜片。建议大家好好研究一下MTF图,它虽然不能代表镜头素质的全部,但能够很直观的表述镜头素质。
副厂不如原厂的说法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传开,那个时候,几大厂才开始制造镜头不久,相对于尼康和佳能来说,只能算是小弟弟,诸如镀膜、对焦、变焦、做工与原厂肯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成像质量和操控性能方面存在差距。然而进入数码时代,副厂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最近几年推出的新款镜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适马的Art系列,优化针对性强,光学素质接近甚至超越原厂,机械性能刮目相看,在防抖技术上也有突破。虽然诸如掉漆、跑焦等坏毛病还没完全改掉,但就性价比而言,原厂比不了。换个方式去考虑,用原厂镜头一半的价格,得到75%的性能,你是不是平衡多了。
很多入门用户对器材并不了解,还有不少人以为像素越高,画质越好。选机身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像素,这类用户第一句问的就是这个相机多少像素?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刚买相机的用户只知道像素这个概念。实话实说,入门阶段,普通玩家,市面上所有单反的像素对你都是够用的。高像素并不等于高画质,更不等于高性能,相反会拖垮响应和处理速度。当然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比如商业摄影,高像素还是占有优势,不过这类用户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RAW文件相比JPEG文件则保留了所有传感器产生的信息,需要你自己在电脑上进行后期处理。虽然步骤稍显繁琐,不过最终呈现的效果绝对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对于摄影来说k8凯发,自己手动调整后期效果也是摄影的乐趣之一。如果少了这个步骤,摄影的乐趣也会损失掉很大一部分。
简而言之一句话,RAW格式文件可以保留你拍摄时的原始数据,所以就算是在回放时感觉是废片的作品,在RAW宽广的后期宽容度下也有可能实现“变废为宝”的奇迹。想要拍大片,用RAW就对了。 摄影入门常犯十大错误盘点
但凡追求焦段全能的,几乎都玩过卡片DC,在那个年代,镜头光学变焦大的确方便,我们常用一个词“远近皆宜,尽收眼底”来形容。可是到了单反时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虽然能够买到像18-200mm这样焦距跨度很大的变焦镜头,但即便是原厂货,也很难避免广角端畸变大,长焦端画质软,边缘锐度下降的问题。只能说“拍到”,但根本没办法做到“拍好”。摄影玩到最后,你会发现手头除了广角是变焦外,剩下的都是一堆定焦镜头。有人做过统计,最常用的焦段其实是18-50mm和85-105mm。
许多摄影新手接触单反后发现技术进步很慢,那么摄影新手如何进阶?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数码摄影新手进阶要素,希望你喜欢。
许多新手朋友们一看到AUTO档就欢天喜地,瞬间将单反的说明书和教程之类的抛在脑后,给人一种“AUTO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不少摄影爱好者买镜头舍得花钱,但买摄影包就抠门了,要么买高仿,要么用经销商送的山寨包。当你的装备是一机一镜的时候,也许感觉不到,一旦添置镜头,出门了k8凯发,就会慢慢有体会。首先是细节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拿出来、放回去都很费事。其次是背负系统不科学,别说半天,就是一两个小时,肩膀都会酸疼。有些摄影包海绵包裹不够,禁不起磕碰,有些包裹是够了,但体积又太大了。老狼觉得,为一万多元的器材,配合个400-500元的包不过分。
当你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时,可以利用AF-On按钮对焦,避免等待时半按一并锁定曝光。
另外一个应用半按快门键的时机便是当你目标主体突然有其他物件挡着,你可以不按AF-On按扭但继续按快门键拍摄,试想想若果你不用后键对焦,按下快门时对焦点便会放在遮挡物了!例如在拍摄足球比赛,可能突然会有另外一名球员走到镜头前面,这使你便可以放开AF-On按钮,以免对焦错误。
三脚架是风光和夜景爱好者必须的装备。有些影友误以为“在拿得动的原则下,越重越好!”。其实未必,三脚架的重量增加,稳定性不会随着重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我们对着相机按动快门后,振幅和重量并非线性相关。有趣的是:当脚架重量增加了7倍时,在成像中看到自震的振幅才减小了50%,这意味假如原本2公斤的脚架,换成了七倍于2公斤,即原来的14公斤超重的脚架之后,你拍摄的稳定性才提高了50%。试问?谁能扛着这笨重的脚架出门创作呢?新手需掌握的5个后键对焦技巧
对于遮光罩,我相信大多数人到现在都不会用,只知道装上之后,相机看起来更加高大上,能唬人。有些原厂并没有配遮光罩的,自己也会买个。遮光罩的作用其实是阻隔从侧面进入镜头的有害光线。在顺光拍摄时,遮光罩其实并没有作用,但是在某些逆光情况下,遮光罩却可以明显降低眩光的问题,夜晚拍摄的时候,也可以减少杂光射入。然而,遮光罩也是有区别的,有些是圆筒形,有些是莲花形,一般广角镜头用的是莲花形,能够“让开”画面四角的光线,防止出现暗角,不要搞错了哟。
有些用户非常迷信防抖技术,尤其是在厂商的夸张宣传下,错误的认为只要打开防抖,照片就不会模糊了。在这里,老狼并不是否定防抖功能的作用,目前最新的防抖技术的确可以提升4档快门,但务请明白,防抖技术只是为了弥补手持条件下的不足,在环境光线比较差的情况下,防抖功能绝对不能代替脚架,使用大光圈以及高ISO感光度效果更明显。
想要手中的单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学习有关于曝光三角的各种知识和技巧。这三个因素都与光如何进入相机有关。
重点: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k8凯发,会影响到其他因素。也就是说你不能仅仅单独考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当你做调整时必须时刻在头脑中关注所有参数。
在老狼看来,UV镜更像是一个不用取下来的镜头盖,可以为前镜组遮风挡雨,哪怕沾到指纹和油渍,只要拆下用水冲洗就能清除干净,即便一个不小心磕到碰到,UV镜也能作为替死鬼冲在最前面。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并不为人所知。毕竟是一块玻璃,装在镜头前面,如果能提升画质那就奇怪了。究竟会给画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是产生光斑、鬼影、眩光。此外,UV镜装在广角镜头上,由于改变了入射光的夹角,很容易在广角端边缘留下暗角甚至阴影,哪怕是超薄的,也无法彻底的消除。所以UV镜要么别买,要买就买好一点的,至少是肯高,还要保证真品。
例如在拍摄足球比赛时,利用AF-On来对焦可以避免对焦落在遮挡的球员身上。
虽然在拍摄微距或花朵时比较多使用手动对焦,但若果你希望使用自动对焦,AF-On可以让你对焦后放开按钮,即使有风时你也可以全按快门键拍摄而不怕相机胡乱对焦了!
停留在自动模式上可以让你拍出过得去的照片,但你永远也无法真正知道自己得到的是什么,因为是相机在决定一切。
就和我们常说的那样,如果你是在依靠着拐杖学走路,那你永远都只能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更是无从谈起。
单反之所以能实现与众不同的影像效果,主要是靠了曝光三角的配合来形成不同的视觉体验。
数码单反相机允许你选择把文件存为RAW或JPEG格式。JPEG照片已经经过相机的处理——饱和度、反差和其他设置都经过了调整。
听起来好像JPEG文件效果更好,但事实恰恰相反。RAW文件给你了极大的自由去纠正拍摄中的错误。PS或Lightroom这类软件可以令后期照片管理和编辑工作更简单。
另外一个后键对焦很好用的时候便是「对焦后再构图」,你只需要利用AF-On按钮对焦一次,便可以重新构图并任意拍摄,免却设定手动对焦或每次也重新半按对焦的麻烦
后键对焦对于拍摄移动中的物件很好用,特别是使用连续对焦连拍时,你只需要利用拇指按下机背的AF-On,便可以一直对焦,并于适当时机全按快门键来拍摄。
在拍摄移动中的物件,你可以使用AF-On按钮锁定物件,再用连拍全按快门拍摄。
有些相机于半按时也会强行一并锁定曝光,若果我们使用后键AF-On便可以让你对焦、等待合适时间、全按快门拍摄,而不用害怕因光线变化而重新半按快门。
另外对比表明,在不需要使用防抖的时候使用防抖功能,反而导致成像锐度下降。如果还不理解的话,不妨留意观察一下各家的大光圈定焦镜头,很少有防抖功能的。
不少玩家会在APS-C和全画幅系统之间犹豫不决,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手拿着APS-C机身,却喜欢入手全幅镜头。依据镜头的保值率较高、机身相对有较高的汰换率这点上来看,对于认为自己最终会投入全幅怀抱的爱好者来说,这样的状况似乎成为一种“理所当然”,但老狼认为这样“不上不下”会让你非常不爽,就拿24-70mm焦段来说,为全幅打造,囊括广角、标准到望远焦段,倘若装在APS-C机身的线mm的等效焦距,几乎就没有广角。摄影这个东西,有时候真不能考虑太远,就像老狼并不建议小白一步到位上顶级机身。